关闭
首页 > 郭玉真传 > 正文

第一回 苦孩子郭玉真崭露头角 婚姻事杨灯友提亲苏堡

2020-02-28 08:13:58    浏览:1    点赞:0 QQ咨询 微信联系 收藏关注

来源:韩洪站

年轻时的郭玉真

  郭玉真出生于1947年十一月十七日,共有姊妹七人她排行老二,这样的家庭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状况可想而知。特别是在1958年前后,当时在588月中 共 中 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馆陶县很快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县仅用6天时间就将当时的18个乡合并建立为7个人民公社。县委作出《关于大搞大面积丰产田等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元帅升帐,卫星上天"的口号,全县成立食堂734个,组织深翻(土地)大军达82000余人,全县建立炼钢炉740余座,投入炼钢人数5500余人,在同年12月在“越大越公越好”的指导思想下,馆陶县被撤销县制,7个人民公社全部并入冠县。

 据郭玉真的大哥郭书兰回忆,当时为了大炼钢铁,各家各户做饭的铁锅、菜刀、剪子甚至连门锁都被收走,人们都去村里的食堂领饭,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粮食,后来食堂的大锅里就只有红薯和胡萝卜了,人们每顿饭就是两个红薯或一把胡萝卜。人们盼的就是麦收,因为在小麦收割后,有时会有麦糁子汤喝。 不过当时的人们却很知足,有一首顺口溜挺能表现“食堂好,食堂好,食堂吃饭能管饱,胡萝卜一碗汤顶饱解渴就是香”。"能顶饱吗?"我打断他的话说. "饱是能饱,可就是不顶时候,一会儿就饥,每天肚子都咕咕叫,不过那也比以前强,前几年好多人吃花子皮,花生皮。花子皮弄熟一咬一股水,花生皮垫牙嚼不动咽不下."

十几岁的小玉真十分董事,因为长期只是吃一些胡萝卜和红薯,当时很多人营养达不到,身体出现浮肿。小玉真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最小的四弟郭廷录(郭书成)当时只有三岁。每当有好的“伙食”小玉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会省下来一些留给弟弟妹妹。

 父母和哥哥姐姐看到董事的玉真心里不是滋味,有时也会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她。每当这时,小玉真都会还给父母和哥哥姐姐。”你咋不吃啊?”父亲问她。

 “您和娘哥哥姐姐还要去干活应该吃好的,弟弟妹妹小也应该吃好点好的,我比他们大还不用干活就应该这样啊!”小玉真一脸严肃。此话一出,不仅让二老笑的前仰后合同时也一阵心酸,他们因为不能让孩子吃饱感到难受,也为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董事感到欣慰。父亲经常说“别看俺玉真个子不大,我敢说以后最有出息的肯定是她。”在以后的几年里,小玉真慢慢长大开始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她年纪最小,可无论干啥都认认真真从不偷奸耍滑。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一个跟父母一样的劳动力、是学习的榜样,在大人们的眼里她是一个个头不大、最能吃苦、最懂事的孩子,可在队长眼里她却是一个值得信赖放那都可以放心的左右手。“ 她不会唱歌,一唱歌就跑调,可是每当唱起《东方红》的时候她都在调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忽儿嗨呦,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郭玉真的三妹郭书琴深情的唱了几句,“这首歌我就是跟    二姐学会的。”在郭玉真去世后的一次采访中郭书琴动情地说。     

 1960年冬,党 中 央和毛 主席 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16月,中 央明确提出要划小公社和生产队规模,纠正社、队规模偏大,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和停办公共食堂,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此后地方上贪大求快得以克服和纠正。

 1961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馆陶县原建制,仍设7个人民公社。

 1963年一月,馆陶县7个人民公社改为7个区,区下设42个人民公社。郭玉真所在的东苏堡村和她后来嫁到的樊堡村一起被划归柴庄人民公社。

 1963年这一年,可以说是郭玉真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十七岁的郭玉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干净利索待人落落大方,又是生产队上的生产能手,提亲的媒人踏破了门槛。有好几家的亲事父母都同意了,可她就是不愿意。直到有一天,一个媒人给她提了一个樊堡村的亲事。那个小伙子叫杨灯友,有姊妹六人,比她大十几岁,见面后,见对方长得眉清目秀,高高的个子,说起话来彬彬有礼也挺老实,两个人也谈得来。而且,对方根红苗正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可是,父母却因为男方的家庭和年龄说啥也不同意,无论玉真怎样解释,父母就一句话不同意,这下可难坏了郭玉真。(未完待续)

 

请看第二回:初见面郭玉真一见钟情  提往事杨灯友分外伤心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